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免费互动平台:园区从业者e言堂,供需资源一手掌控

产业园区如何拥抱“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6年9月20日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园区能碰撞出什么火花?如何促进后者的转型升级?9日,在投洽会的配套活动——“开发区运营E时代:‘互联网+’时代园区运营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与各地园区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探讨。
  警惕新的同质化
  两年前,正值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30周年,组委会在那一届投洽会上,举办以“开放、创新、共赢——全球经济园区发展之路”为主题的论坛。
  当时,专家学者达成这样的共识: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当之无愧的“火车头”和“顶梁柱”,然而,多年来的发展,也积累片面追求速度、同质化竞争、政府主导过多、软环境不足等诸多问题。对此,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而推动产业园区向追求质量、向差异化发展、向市场主导以及向软环境取胜等转变,则是实现路径。
  两年过去,产业园区的转型之路是否顺畅?
  中国开发区协会秘书长关嵘告诉记者,该协会对旗下300多家会员园区的调查发现,面对市场瓶颈,过去园区主要集中发展相对低端的产业的模式正在改变。不少产业园区主动“触网”,利用互联网思维的手段和规律,摆脱粗放运营模式。比如,物流园区走向电商平台,工业园区提供大数据服务,科技园区打出“智慧园”的口号等。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更进一步,积极朝高质量和高效益的方向转变,目前已形成诸多具有代表性的高端产业集群。比如,苏州工业园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天津开发区的通信产业集群、宁波开发区的石化产业集群。“‘互联网+’的影响,功不可没。”关嵘说。
  不过,站在“互联网+”风口,要保持高度理性,以免迷失方向。
  “产业园区‘触网’应循序渐进。”埃森哲咨询大中华区公众服务行业总裁陈弘毅提醒,在“互联网+”热潮下,不少产业园区不顾实际,盲目建设数据中心、云计算广场、云商务中心等,实际上也是一种同质化。在他看来,建设互联网数字平台实现园区内数据化,只能提供基础的资讯;产业园区更应面向用户场景,引入外部的线上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聚合,最终形成生态产业圈。
  利用好社群思维
  在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洪谦看来,“互联网+”绝对不能是简单的叠加,而应是由表及里的“化学反应”,“首先要认识到互联网不仅是一种工具,还应是一种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典型特征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服务和颠覆创新。这四种特征,体现在产业园区上则更接近于社群思维,其内核可概括为:专注、极致、口碑、快。
  洪谦说,一方面,产业园区须根据自身的定位和资源,挖掘出独一无二的特性,并做出一定的规模与专业度,以达到专注和极致。另一方面,以“快”为标准,要求园区在回应企业反馈的过程中,迅速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打造类似于社群与圈层的口碑。
  在论坛上,与会代表无不强调社群思维。关嵘说,打破园区与企业之间原有单一的买卖关系,从线上线下多渠道与企业形成朋友关系,将是未来的突破点。
  社群思维也对产业园区的工作人员提出全新的要求。洪谦认为,工作人员应承担起三种新的角色:第一个是市场拓展者与市场机会的推送者,第二个是投资组合的策划者,第三是数据的挖掘与应用者。“过去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前,自己的市场部门早就做好相关的调研,园区不需要提供其他服务。现在则不一样。”他举例说,假设产业园区要引进一家生产智能装备的企业,就应利用互联网数据平台,统计园区内有多少家企业生产制造需用机器换人,并将相关需求与数据,推送给目标企业。
  园区定位要清晰
  “盲目建设‘互联网+’产业园易脱离实际。”广州优信集团总裁钟梓滢以互联网金融产业园举例说,目前,互联网金融概念愈炒愈热,相关企业不断涌现,不少二、三线城市也纷纷规划上马项目。事实上,二、三线城市的中小企业活跃程度并不高,相应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不顾实际盲目建设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很容易变形走样。
  钟梓滢说,产业园区定位一定要明确。产业定位越清晰,越能聚集发展。在这前提下,再去寻求优惠政策,完善配套环境,打造公共技术平台与公共服务体系。换句话说,对产业园区来说,切忌为尝鲜而不择食,盲目跟风、一哄而上,而要注意因地制宜和差异化发展,找准、找好与“互联网+”战略的结合点。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2016-2021 品牌园区网版权所有 | 京ICP备16038284号 | 法律声明 |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