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政策观察

政策观察

免费互动平台:园区从业者e言堂,供需资源一手掌控

一场“腾笼换鸟”转型带来的价值体现

发布时间: 2016年7月29日

  所谓“腾笼换鸟”,就是作为一种经济战略举措,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移进来,靠这“一进一出”,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五华区对此亦有高招。
  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高密度聚集的人才资源优势、领先于全省的科技发展……这些都是五华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所在,但远远不够。如何靠“腾笼换鸟”来实现五华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才是这一场 “腾”和“换”的真正驱动力。
  于是,一场立足于本区文化产业优势和特色,以金鼎山为范本,以园区建设为抓手,着重突出特色文化街区的商旅文融合发展和文化创意园区的科工文契合发展,通过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推动区内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由“亮点”向“链条”发展,再向“网状”发展,最终形成“文商互动、文旅相彰、文科相促、文教相融、文体相兼”的大文化发展格局。
  规划
  让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坚定明晰
  尽管时隔两年,但昆明盛策同辉公司董事长杨杰,仍然对那天早上来的两位客人记忆犹新。两位客人分别是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处处长陈学坤和五华区常务副区长王迅,他们数次造访的目的,是为了劝说杨杰把企业迁进金鼎山。几次接触后,杨杰果断拍板,于是,盛策同辉成为了第一家入驻金鼎山的企业。
  “一方面是被他们的诚意所感动,另一方面是他们描绘的蓝图和规划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进入产业园区,摆脱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政府又提供给企业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平台支持,就像是"找到了组织"。”杨杰说。
  两年多来,盛策同辉与金鼎山一起,共同见证了国家广告产业园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巨变。其商业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中国电信、红云红河、云南白药等国内企业,更已延展到柬埔寨金边、澳洲的阿德莱德等地。
  由政府主导、搭台服务,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模式,为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乃至整个五华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核心的保障。
  在《五华区“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作为金鼎片区重点发展产业。同时,以广告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坚持省、市、区三级联动推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广告融合的设想。
  从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到吸引企业入驻,昆明市、五华区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上下协同、形成合力,将政策、资金、企业、人才等要素向园区集聚,为园区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然而,和传统的政府主导建设园区思路不同的是,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采用的是“政府引导、工商指导、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运作机制,引入行业内知名专家策划指导和社会力量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有效激发了园区建设和经营的活力。
  从成立伊始,园区就非常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先后投入数百万资金和大量人力开展规划研究工作,开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园区战略规划、空间布局规划、修建规划的编制。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为园区谋划蓝图,并为园区发展指明方向。
  前瞻性的规划和产业发展导向,不仅仅体现在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上,更体现在五华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谋篇布局上。
  金鼎1919文化创意园,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的个性工作室;同景108智库空间,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国家广告产业园,则重点发展广告创意、软件信息服务、专业设计服务和南亚民族文化特色创意服务四大行业。
  特色鲜明的规划定位为园区发展提供了独具优势的竞争力。按照“民族文化创意孵化基地、云南旅游文化广告传播窗口、南亚广告创意潮流聚集地、云南微小品牌孵化推广平台”的四个定位,园区通过紧扣云南独特的区位、地理、民族、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差别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平台
  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种好梧桐树,就能吸引金凤凰。当园区建设成为五华区文创产业“强自身”的梧桐树时,也就不难吸引外来的凤凰栖息枝头了。
  2016年4月,五华区与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签订项目合作执行协议,标志着中国领先的众包服务平台猪八戒网正式进入云南,为昆明市乃至全省创业者提供更深度、更直接、更贴身的创业创新服务。
  谈及为何落地云南时,猪八戒网副总裁刘川郁表示:“猪八戒网之所以过来,是因为我们觉得金鼎山这个地方有很好的基础,地段也非常好,适合我们猪八戒网来布局,面对整个云南,甚至南亚东南亚,建设一个线下园区的根据地。未来在金鼎山这个平台上除了可以购买本地的服务外,还可以通过向北上广,甚至是海外的文创产业人才进行购买,而完全没有地域和时空的限制。”
  猪八戒网落户金鼎山,是众多企业入驻园区的一个样本。其背后原因,在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突出了园区发展优势,配套产业政策强化了园区产业发展支撑。
  五华区在金鼎山创新园区开发模式和管理体制,以“平台搭建+项目支撑”的模式全面打造八大创新服务平台,包括以众创空间为载体的“文化产业创业孵化平台”、以云商博览为模式的“品牌推广平台”、以院区合作为模式的“专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服务平台”、以市场化为主导的“金融服务平台”、以云智慧大数据为特点的“创新应用服务平台”、以促进产业要素有效流动为目标的“市场交易平台”、以文化交流为突破的“跨境文化产业贸易合作平台”、营造文化氛围,聚集文化要素,以体验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体验平台”。
  通过八大平台的打造,一方面满足了入园企业的公共服务需求,降低入园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园区对知名广告创意企业的吸引力。
  此外,五华区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对入园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服务体系,包括提供一站式服务、给予租金补贴、配套项目资金等。从而稳固了产业发展与产品培育的有效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广告文化创意行业的集聚发展,对园区产业集聚、产业链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如今,几乎所有入驻园区的创业者,都有着共同的感受:各类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各种政策的扶持和支持,成为众多企业选择并坚定留在金鼎山创业创新的主要原因。
  “平台”这个原先通常指建筑物或可固定的机器金属表面,成为了当今重要的商业词汇和一种战略资产。它同时给了那些怀抱创业、创新梦想的园区企业家,更加坚定了立足金鼎山做强企业,打造云南、乃至中国或世界的文化知名品牌的信心。
  创新
  实现园区跨越发展的唯一法宝
  一般来说,当创业目的是为了从市场中获得回报,那往往要经历最残酷的“红海”(已知市场空间)战役,最终能不能拼出来,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蓝海”(未知市场空间),则意味着全新的开拓和创新。
  五华区文创产业发展亦是如此:不创新就是等死。
  要创新怎么办?首先,必须注重整体品牌营销,努力扩大园区的影响力,靠影响力带动创新驱动,靠融入全国乃至全球文创产业大局,为园区发展提供突破性的发展思路。
  五华区文创产业集中于文化科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艺术创意、数字娱乐等项目,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和营销云南文化创意产品品牌,以品牌构建“走出去”新优势。近年来,皇威公司译制的《木府风云》、《舞乐传奇》、《北京青年》等9部356集优秀中国电视剧,输出到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播出后受到热捧,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潮。文化创意正在沿着“一带一路”走向南亚、东南亚,乃至印度洋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凭借“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出去,是五华区文创产业发展的一个契机,也是一次经营推广上的创新。五华区将这样的创新推广通过更多的活动,打造和树立更多的品牌。
  2014年12月,园区举办“七彩云南·梦想家园”创意云南广告大赛,成为推广园区和发现云南元素、推广云南品牌的平台;2016年3月,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举办创客大赛,搭建了云南产品和创意与资本对接的平台。
  不仅如此,通过积极扶持云南电视台国际频道和皇威传媒打造中国影视翻译和版权输出项目,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云南商标广告博览馆项目和“云商优品”电商推广服务平台,实现了广告与商标、与产品、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在推动园区发展与升级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
  “创客大赛”、“五三青年艺术节”、“创意集市”等创意文化活动,圆满实现了园区的整体品牌的营销,并形成了立体宣传格局,进一步扩大了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了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五华区“品质产业”的最初构想。
  一系列创业、创新项目在五华区金鼎山找到了根基。
  目前,昆明广告产业园依托五华区金鼎山片区1.57平方公里开展建设,同时辐射学府路周边三公里半径范围,整合“金鼎1919分园”、“同景智库108分园”、“蓝谷创意分园”、“金鼎M60创意园”,形成“一核多分园”的空间发展布局。
  到2015年底,园区内已经建成载体空间面积达17.2万平方米,并投入5000万元打造广告文化新媒体演示综合中心、广告研发设计制作平台、一站式服务平台、互联网+创业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聚集了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省级众创空间,聚集了300多家广告文化创意企业,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产值12亿元,约占云南省广告产值的1/4,直接提供社会就业岗位6000个,间接带动就业1.1万人。
  就此,五华区这场“腾笼换鸟”战役,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后,又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
    来源:昆明日报

©2016-2021 品牌园区网版权所有 | 京ICP备16038284号 | 法律声明 |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