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园区动态

园区动态

免费互动平台:园区从业者e言堂,供需资源一手掌控

青岛开发区: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 建设智能开发区 发布时间:2017年7月3日


2017年2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成为东部地区唯一一家在全国率先开展制造业智能化工业示范试点园区。在此契机下,开发区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双创”平台为抓手,以智能制造和数据驱动的技术改造为主攻方向,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充分释放“互联网+”的强大能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开创一条具有开发区特色的智能化工业发展新路径。
  推广智能化技术改造加快产品智能升级
  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兼顾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企业需求,分类施策、以点带面,深入示范推广智能制造。重点推进金溢物联网、文达通智能终端适配中间件研发及产业化、中德通用仪器仪表质检园、年产300万台的滚筒洗衣机模块化智能制造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
  在家电、电子、机械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全面推广关键岗位“机器换人”,在石化、新材料等以流程制造为主的行业,试点推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在汽车机车、船舶海工、橡胶轮胎、机械装备等以离散制造为主的行业,示范推广数字化车间建设,鼓励海尔、海信等重点行业内两化融合基础较好的骨干企业,综合运用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平行生产管控等先进技术手段,建设智能工厂。与此同时,支持家电、橡胶轮胎等行业内具备一定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面向产业链关联配套企业,输出标准统一的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以行业云平台为支撑的智能互联工厂,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建设智能化服务平台强化技术资源支撑
  加快打造一批更加包容、更具竞争力的服务平台,推进建设云资源共享平台、研发中心、专业孵化器、中试基地、产品检测与技术评价中心等技术合作平台,为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以企业创新为主体。推进企业制造云平台建设,实现设计、生产、营销、配送、管理全过程的数据驱动。依托海尔、海信、澳柯玛等龙头企业,整合提升智能制造与智联服务技术支撑、协同创新与创客创业加速服务、跨境电商与虚实营销等专业平台功能,面向全产业链开发输出智能工厂与智慧家庭自主标准体系和整体解决方案,构建全国最大的家电云制造服务平台生态圈;以赛轮金宇集团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体系为支撑,建设覆盖行业、辐射全球的橡胶轮胎云制造服务平台,促进橡胶轮胎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
  以产业创新为导向。建设一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一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重点项目,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青岛光谷海洋科技城等项目建设。
  以协同创新为途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开展战略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组建智能数字家电、船舶、轮胎和机器人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从前瞻性基础研究到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应用示范的制造业创新平台,推动设计、研发、检验检测和技术开发等生产性服务业融合集聚。
  推进智能化国际合作构建全球产业链条
  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中德生态园建设机遇,争取在投资、贸易、研发、工程、并购等领域,实现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走出去”。促进船舶制造以及海工装备企业并购韩国船舶工程设计和建造企业,实现研发能力提升;鼓励品牌家电、电子企业并购日韩两国销售网络、跨国品牌及研发机构,优化全球产业布局;引导品牌家电、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企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建立境外产业园;鼓励企业与德国在机械制造、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和电子通信等方面寻找合作,构建全球产业链;促进海工装备企业通过海洋工程项目承揽,迅速占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市场,实现国际产能合作。
  加快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引进来”。依托中德生态园发展优势,围绕“对德合作机制、提出解决方案、共建创新平台、建设示范基地、合作培养人才、制定行业标准”的目标,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突出中德合作特色,以“德国+”(引进德国企业融入中国市场)和“+德国”(利用德国技术助推国内企业转型发展)两种路径,重点引进德国新能源装备、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项目,推进中德生态园创建智能制造示范区。
  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助推智能化产业升级
  突出创新人才的驱动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激发人才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打造国际海洋人才港。
  推进引才模式创新。围绕构建自主可控的智能产业体系,坚持国内与海外并重,大力引进培育“高、精、尖、缺”领军人才(团队)。通过“两个全球创新中心、四个产业创新节点”链接全球产业创新高地,吸引跨区域创业者、留学回国人员、研究机构、投资机构、领军企业等入区创业、投资、开展技术合作。制定更加开放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完善设备购置、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吸引海外高端人才落户。积极探索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加强协同联合育才。整合、利用各类职业教育机构资源,推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职业(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基地,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培养吸纳一批创新型人才。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推行“双导师制”。
  完善智能化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把握智能制造的新业态、新模式,增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能力,提升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智能装备和产品能级,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强化智能化基础配套。加快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建设及应用,积极推动无线城市建设,加大无线宽带热点覆盖密度。加强大数据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挖掘,积极推进中国电信云计算基地、华能信息产业基地、中石大大数据等项目建设,深化大数据与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以及与工业领域的融合发展,形成大数据产品体系,完善大数据产业链。
  加强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建立信息网络管理和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境外经营环境、政策环境、项目合作机会、合作伙伴资质等信息。充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各类行业商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财务、知识产权和认证等方面服务。引进培育一批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科技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构建适应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科技投融资机制,为智能化试点示范建设提供保障。
  来源:青岛开发区

©2016-2021 品牌园区网版权所有 | 京ICP备16038284号 | 法律声明 | 新闻投稿